Guilin karst World Heritage Site |
九马画山简介九马画山简介: 在漓江东岸画山村附近,距桂林约60公里处。它五峰连属,临江石壁上,青绿黄白,众彩纷呈,浓淡相间,班驳有致,宛如一幅神骏图,因有九马画山之名,简称画山。九马栩栩如生,神态各异,或立或卧,或奔或跃,或饮江河,或嘶云天,正是“马图呈九道,奇物在人间”。关于此景,清代诗人徐沄曾赋诗赞叹:自古山如画,而今画似山。马图呈九首,奇物在人间。山面如削,石壁上有白、黄、灰、黑等色,色彩斑斓,呈现出马的画像,名画山;马图最多可见九匹,又名九马画山。九马画山是桂林漓江著名的景观之一,是大自然的笔墨奇观。位于兴坪镇西北4公里,山高400余米,宽200米。细看山壁石纹可依稀辩出群马形象,栩栩如生,神态各异,正是“马图呈九道,奇物在人间”,如奔、如卧,似嬉戏,若啸,合称“九马画山”。这九匹骏马 或立或卧,或奔或跃,或饮或嘶,或饮江河,或嘶云天,形神毕肖。画中有各种形态的骏马,有的低头饮水,有的昂首嘶鸣,有的扬蹄飞奔,有的静静伫立。例如山顶的那匹好像在嘶风长啸,而下方的大马仿佛低头饮水,尾巴高翘,而又有人认为这尾巴则更像马头,是在向前奔跑!后来,因其附近居民路过此处发现石壁上有酷似九马的花纹图案,甚是好奇,久而久之,便称此山为"九马画山",其实,正确的叫法应该是"九马画壁"。 宋代诗人邹浩比作天公醉时的杰作:"应是天公醉时笔,重重粉墨尚纵横"。清代诗人徐沄赞道:"自古山如画,如今画似山。马图呈九首,奇物在人间"。 九马画山除了自然风光还有紧张刺激的峡谷漂流,全程3.5公里,从高空俯瞰,宛如一条玉带深阙峡中,整体落差80米,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兴坪独特的喀斯特地貌,形成了九马画山峡谷险峻奇特的漂流路线。同时,投资者别出心裁,历时一年多,基本建成了一个集漂流、露营、徒步游、攀岩、守猎为一体的综合型休闲度假旅游景区。九马画山峡谷漂流的开业,为兴坪旅游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,增加了新娱乐亮点。九马画山峡谷漂流景区位于兴坪镇西北部4公里处。从兴坪可以坐竹筏、游船直接到达景区码头,也可以从兴坪沿江徒步旅游过画山渡口到景区,行程约1小时,而这一段路程的山水是漓江的精华所在,沿途著名的景点有五指山、螺蛳山、骆驼过江、笔架山、朝板山、僧尼相会、二十元人民币的“背景图”、黄布滩倒影、落后马、九马画山、乌龟爬山、下龙胜景……。 2008年10月底,根据一村民提供的线索,在九马画山山脚一处崖壁上,发现455年前明代留下的"画山"摩崖石刻两个大字。此"画山"摩崖石刻,每个字高1.6米,宽 1.2米,加落款所占方框,整个石刻长5.3米,高 3.2米,四周还刻有祥云花边作衬托。石刻右上方为石刻年代,左为石刻落款。"画山"摩崖石刻虽然年代已久远,但字迹依然隐约可见。 由于刻字的石壁被一片竹林挡住,人们在江上或对岸,根本无法看到。人们要想看到刻字,需爬上一个陡峭的石壁,透过竹子后才能隐约可见。由于其所处石壁非常隐蔽,加上日晒雨淋及青苔污迹的影响,一般人根本看不出这是一方摩崖石刻。所以,它数百年来一直没有被人发现。据阳朔县文物管理所黄义兴所长考证,"画山"为明嘉靖三十二年 (1553年 )御史陈善治所题,距今已有455年历史。
|
|